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东方人物 >> 正文

舒敏:我恰巧赶上了时代的脚步

时间:2020-12-18来源:


“同学们好,简单来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所讲的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……”

偌大的教室里,舒敏正站在讲台上铿锵有力地授课。两道乌黑的眉毛下,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台下的学生。他踱步于讲桌和投影屏之间,左手轻轻按着黑板,右手拿着粉笔,挥洒自如。一笔一画间,有的刚劲有力,有的流畅轻快,字体轻重相宜。在课程教学方面,舒敏也能做到轻重相宜:当课程紧凑时,他会停顿下来答疑解惑;当课程舒缓时,他会重复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。

走进四号教学楼,顺着楼梯来到五楼,进入515办公室。办公桌上各式各样的专业书籍垒成了小山,电脑页面上停留着他与学生交流的对话窗口。

1983年,舒敏第一次站上三尺讲台,一站就是37年。

执教37年间,他在《会计学家》、《当代财经》、《财务与会计》、《人大复印资料》等期刊上刊登或转载多篇论文,主编和合编了多部教材,如《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》、《成本会计》、《管理会计》、《财务管理》等,主持或参与了财政部课题和中国科协课题等。

1977年,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了。

1978年,舒敏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加考试,但高考成绩与录取分数线仅相差1.5分而名落孙山。他不甘心,作为一名农村出生的学子,他极度渴望通过知识改变未来。于是他决定再战高考。

1979年5月,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。五月的天总是亮得很早,舒敏和同学们早早起床,利索地洗漱完之后,捧着书本,攀上学校附近的山顶,天作灯,地作椅,带着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憧憬,汲取书本知识。

1979年7月,舒敏成功考取江西财经学院。

1983年,舒敏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财务会计系。恰逢教育部“定向招生,定向分配”,舒敏被学校安排留校任职教师。

“当我知道我被安排毕业留校当教师时,我是很不愿意的。为了这件事我甚至和系主任吵了一架。我不愿意的原因有两点,第一,由于性格比较内向,胆子较小,所以我认为不适合当老师;第二,当时去读书的时候年纪比较小,没怎么出过远门,而且在江西一待就是四年,所以毕业之后就特别想回来,回到浙江。”

不过,舒敏最终还是服从了学校的安排,留在江西财经学院担任会计专业老师。“既然已经确定了要当老师,那我就要努力做好这份工作,”舒敏说,“当学校安排我上一门新课时,一方面,去听老教师的课,向他们学习讲课的内容与授课方法;另一方面,我会借几十本最经典的、最权威的相关书籍,从中汲取核心知识点,经消化吸收,形成自己的一种说法,然后写成详细的教案、讲稿。并且我在上课的前一个晚上会放下其他所有的事情集中精力备课。”

直至今天,每次上课,舒敏都会早早地来到办公室。即使他早已熟悉本节课所教的内容,也会仔细回顾一遍,确保烂熟于心。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上课风格,“我一定不会照本宣科,我会把书上的内容尽可能讲得通俗易懂,用自己的语言来把它描述出来。”

参加高考,留校任职,他人生中的各个节点都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。在某一个瞬间,他渴望回到魂牵梦萦的浙江。舒敏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,浙江逐渐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进程不断冲击着他回乡的情愫。

1996年,高等教育并行试轨招生,浙江高校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,大力引进外来师资力量。终于舒敏回到了阔别17年的浙江,并任教于浙江财经大学。

2010年,舒敏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任教。

“我始终坚信,一个人的人品是最重要的,品德一定要高尚,你也许不能成为钱学森,不能成为袁隆平,但你一定可以通过努力成为雷锋。” 执教37年,舒敏不仅将“德”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,落实于教学之中,更希望学生们能成为品德高尚的时代新人。

课上,舒敏从不主张用纪律约束学生,“大学生学习一定要靠自觉。”他鼓励学生要有创造性、自主性的思想,不能成为“唯书主义”,要敢于质疑课堂、质疑老师。“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,中小学生是崇拜老师的,但是大学生不应该是这样,大学生一定要敢于对老师所说的内容提出质疑,然后形成自己的认识。”

课下,515办公室总是传来“咚咚咚” 的敲门声,有不少学生来此寻找舒敏老师。“我第一堂课就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黑板上了,不管是不是和学习相关的问题,学生都可以来找我。”前来交流的学生,很多都未曾上过舒敏的课。“很多学生来找我交流,我猜可能是他们对我的教学风格比较感兴趣。”

舒敏在江西财经学院任教时,资助过一位四川籍的学生,“他家里贫困到甚至没钱吃饭,有的时候我就会给他买一箱方便面,毕业后他去北京工作,我也赠了他几千元作为贺礼,希望能暂时缓解他的经济压力。”

师生情贯穿在舒敏37年的教学生涯中,“类似的事情太多了,不值一提。”

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场双向的奔赴,老师尽心帮助学生,学生不忘感恩老师。

每年的教师节,舒敏都会收到来自学生金愉珞的祝福。这些短信,他都珍藏着。

“虽然我一开始对从教是很抵制的,但这么多年下来,你要我离开这个岗位,我一定是不愿意的。我认为最适合我的职业就是教师。这么多年,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真的很有感情的!”

每当舒敏站在讲台上授课,望着座位上的学生,看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,那一个个听懂之后享受的眼神时,“我觉得格外满足,因为我觉得我的价值得到了体现。”

“现在哪怕有更好的职业,我也不愿意离开教师这个岗位。”

“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老师,恰巧赶上了时代的脚步,幸运地享受了时代的发展成果。”(文:学生记者 周沁雨)

上一篇:吴欢超:用心和尊重是对教师最好的注脚
下一篇:林立伟:用心教学,匠心科研

关闭